• 鄉村振興戰略的內涵是什么?目標又是什么?

    發布日期:2020-04-14 點擊數:2532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曾兩次提到了鄉村振興戰略,并且認為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決策之一。很多人并非真正理解鄉村振興戰略,就開始投入資金去做,根本不管農民自己是怎么想的,而大部分農民的關注是怎么讓農村能富起來。

    2020年要實現的最終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以一些人就產生了誤解,以為鄉村振興戰略只是一個短期的戰略,事實上,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長期的戰略,也是一個綜合性的大戰略,它不是三五年,也不是一兩個五年規劃能夠實現的,需要我們進行長期不懈的積極努力。
    為什么說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長期戰略?在回答這一問題之前,首先應該明確什么是鄉村振興。從詞義上理解,所謂鄉村振興,就是通過大力發展,使鄉村逐步興盛和繁榮起來。鄉村振興的內涵十分豐富,它不單純是指鄉村經濟的振興,而是包括鄉村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在內的全面振興,既包括鄉村經濟的振興、社會的振興、文化的振興,也包括鄉村治理體系的創新和鄉村生態文明的進步。因此,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內涵豐富、領域廣泛的綜合性大戰略。當前,中國農村基礎設施十分薄弱,公共服務供給嚴重不足,農村產業支撐乏力,人居環境亟待改善,城鄉差距仍比較明顯。自2009年以來,雖然中國城鎮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有所下降,但2016年仍然高達2.72∶1,同年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僅有城鎮居民的36.8%。可以說,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是當今中國最大的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的不充分是最大的發展不充分。在這樣的條件下,要破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肯定不是三五年,也不是一兩個五年規劃能夠解決的,而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需要進行長遠的統籌規劃,搞好頂層設計,分階段穩步推進,不能急于求成。

    其次,我們不能把鄉村振興戰略與新農村建設完全割裂開來。中央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之后,各地的熱情很高,紛紛編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實施方案。但是,據筆者了解,一些人在思想上還存在認識誤區,以為這次中央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就取代或否定了過去的新農村建設,從而把鄉村振興與新農村建設完全割裂開來。筆者以為,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即“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針。在隨后的12年多的時間里,這一方針對于推進中國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善以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化,這一總體要求已經遠不能適應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這種新的情況下,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的新的二十字方針,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對比這新舊二十字方針,可以看出,鄉村振興戰略實際上就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生產發展”改為“產業興旺”,“村容整潔”改為“生態宜居”,“管理民主”改為“治理有效”,“生活寬裕”改為“生活富裕”,只有“鄉風文明”這一表述沒有變化。正是由于這種改變,鄉村振興戰略的內涵更加豐富,領域更為廣泛,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特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同時,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央農村政策從新農村建設到鄉村振興戰略的一脈相承。所以,我們不能把鄉村振興戰略與多年來實施的新農村建設割裂開來,而應該在總結過去新農村建設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按照新的要求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并提出了明確的鄉村振興時間表,即到2050年分“三步走”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第一步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第二步是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第三步是到2050年,鄉村要全面振興,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這就為中國未來鄉村發展和振興描繪了一幅宏偉的藍圖。
    事實上,這一宏偉藍圖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一貫強調的“強富美”思想,并把“強富美”作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標志。只有真正實現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才可以算得上實現了鄉村的全面振興。但是,何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其標準是什么?還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深入研究,在實踐中進行深入探索,并由此提出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具體的標準值。更重要的是,“強富美”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它是與經濟社會的發展階段以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心里感受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無疑就增加了對指標體系和標準值進行研究的難度。

    需要指出的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既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個重要目標。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就提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即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宏偉戰略目標。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四化”,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又提出了第五個現代化,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把它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次,黨的十九大報告又將農業現代化擴展為農業農村現代化,雖然在表述上只增加了“農村”二字,但其內涵更加豐富,內容更加全面。當然,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必須與全國的現代化進程相一致,而不能拖了后腿。也就是說,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到2050年要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農業現代化強國。很明顯,中國能否如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地區。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不可能全面實現全國的現代化。到2050年,我們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就必須盡快補齊農業短腿農村短板,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推動中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如果中國不能如期建成農業現代化強國,那要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肯定是不全面的。因此,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如何加快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農業現代化強國,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上是就全國而言的,一些條件較好的發達地區和一些重要的農業大省,應該可以大膽探索、先行一步,在這之前率先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提前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sxwood-ks.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怎么樣做主題公園規劃才能更成功更省錢?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

  • 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_鄉村振興政策有哪些?
  • 福建德化搞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 鄉村旅游規劃應該這么做才有特色
  • 如皋用紅色力量打造鄉村振興“高顏值”
  • 文旅項目規劃最終失敗了,原因在這
  • 鄉村文旅融合的策略建議
  • 特色小鎮規劃要滿足這7點
  • 大農業對鄉村振興有什么影響?
  • 未來休閑農業的發展靠什么支撐?
  • 田園綜合體的規劃建設著重這幾點
  • 旅游規劃中動線設計的4條建議
  • 鄉村振興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存在的問題
  • 都江堰:田園綜合體引領鄉村振興發展
  • 對鄉村振興戰略新的認識
  • 【可盈利】休閑觀光農業規劃模式有哪些?
  • 鄉村振興中怎么發展鄉村產業?
  • 特色小鎮建設這5點一定要重視
  • 鄉村振興還有多大潛力?
  • 鄉村旅游景區規劃,怎么才能更好地盈利?
  • 鄉村振興中的“治理有效”怎么更好地理解?
  • 3方面做好特色小鎮規劃
  • 鄉村旅游規劃,鄉村旅游設施升級的好處?
  • 冰雪主題樂園景觀規劃設計
  • 鄉村振興的“著重點”是什么?
  • 鄉村旅游規劃_5方面提升鄉村旅游品質
  • 怎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
  • 文旅融合下的IP場景設計要素
  • 鄉村康養旅游發展有這幾個問題需要解決
  • 休閑農莊規劃之消費趨勢引導
  • 鄉村振興誤區之一“樣板化”
  • 客服
    肥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