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養老地產具備哪幾個特點?
發布日期:2021-03-12 點擊數:203
中國正經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齡化進程;至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將占全國總人口的1/3。目前,老年人可用于購買老年用品的支出已達4000億元,中國的老年群體已經成為一支重要的消費大軍。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養老服務需求的日益增長,正將養老產業帶進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期。我國養老地產具備哪幾個特點?
1、養老地產開發中的房產以租售為主
養老地產開發以建筑物為基礎,不論是社區養老地產模式,還是養老旅游地產開發模式,基于其建筑物的經營管理不外乎是兩種形式,或者出租或者出售,開發模式不同,租售的比例不同,投資主體不同,經營模式不同。
我國地產開發企業如萬科、保利、遠洋等涉足的養老地產項目,仍然是以銷售房產為企業的主要經營方式和盈利重心。經過保監會正式批準進入養老地產的保險機構如中國人壽、泰康人壽、中國平安等,雖然其養老地產項目是以保險產品掛鉤養老社區這種形式推出,全部盈利不靠房產租售二是靠后期運營,但目前還沒有形成發展規模,尚未進入真正的良性運營階段。
2、養老地產開發高端化
縱觀我國當前的養老地產項目,多為盈利性,基本屬于商業范圍,提供的養老服務也是走的高端化路線,更多的是為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老年客戶提供個性養老服務。
不同的養老地產項目可能收費方式不同、運營模式不同,但所針對的消費群體基本上是經濟實力雄厚的高知老人,比如國企退休干部、大學教授、老師、高層管理人員。提供高端化的養老服務是養老地產中的亮點,但由于前期的投入大,運營中的收益不確定性大,不少項目成本回收的壓力大。
3、養老地產開發主體多樣化
我國老齡化的趨勢不可逆轉,養老地產的潛力毋庸置疑,政府和民間對養老地產的融資渠道都做了很多嘗試,逐步呈現多樣化趨勢。房地產市場的黃金時代逐漸過去,隨著“銀發潮”的到來,養老地產已成為最誘人的一塊蛋糕,房地產行業中的萬科、保利、遠洋相繼進入養老地產。
2013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要放寬養老服務業的限制,鼓勵和支持保險資金進入養老服務領域,這為保險資金大規模進入養老地產鋪平道路,保險行業中的泰康、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也紛紛醞釀著養老地產項目。《意見》中還明確提到,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的養老機構,鼓勵民間資本和社會其他資源用于養老服務,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到養老地產行業里來。
另外,境外資本也在尋求進入國內養老地產市場的途徑。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0余家保險公司、80多家地產開發企業和大量的外資投資企業布局中國養老地產市場,投資總額超過3000億元。
4、養老地產開發集約化
集約化講究生產要素相對集中的規模化經營,以提高效益為最終目標。我國養老地產開發集約化體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我國當前養老主要以居家養老模式為主,但隨著老齡化步伐的加快,對養老地產的需求將會增加,一旦養老需求得到釋放,市場必然出現供不應求現象,需要大規模的養老地產項目,傳統的分散式的居家養老必然導致較高的社會成本,高水準的養老服務將受到追捧,我國養老地產必然走降低社會成本、減少資源浪費的集約化道路。
第二,養老地產開發走復合地產的形式,將養老地產業和其他相關產業進行整合。比如“地產+養老”的社區養老地產模式,以北京太陽城為代表;“養老地產+醫療”的醫養結合開發模式,以恭和苑健康親情社區為代表;“養老地產+旅游”的養老旅游地產開發模式,復合地產形式將養老地產開發與老人的生活需求緊密結合起來,貼近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融入到養老地產的規劃、開發、運營和服務的各個環節中。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sxwood-ks.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做好銜接,這4點一定要做到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1、養老地產開發中的房產以租售為主
養老地產開發以建筑物為基礎,不論是社區養老地產模式,還是養老旅游地產開發模式,基于其建筑物的經營管理不外乎是兩種形式,或者出租或者出售,開發模式不同,租售的比例不同,投資主體不同,經營模式不同。

2、養老地產開發高端化
縱觀我國當前的養老地產項目,多為盈利性,基本屬于商業范圍,提供的養老服務也是走的高端化路線,更多的是為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老年客戶提供個性養老服務。
不同的養老地產項目可能收費方式不同、運營模式不同,但所針對的消費群體基本上是經濟實力雄厚的高知老人,比如國企退休干部、大學教授、老師、高層管理人員。提供高端化的養老服務是養老地產中的亮點,但由于前期的投入大,運營中的收益不確定性大,不少項目成本回收的壓力大。
3、養老地產開發主體多樣化
我國老齡化的趨勢不可逆轉,養老地產的潛力毋庸置疑,政府和民間對養老地產的融資渠道都做了很多嘗試,逐步呈現多樣化趨勢。房地產市場的黃金時代逐漸過去,隨著“銀發潮”的到來,養老地產已成為最誘人的一塊蛋糕,房地產行業中的萬科、保利、遠洋相繼進入養老地產。
2013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要放寬養老服務業的限制,鼓勵和支持保險資金進入養老服務領域,這為保險資金大規模進入養老地產鋪平道路,保險行業中的泰康、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也紛紛醞釀著養老地產項目。《意見》中還明確提到,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的養老機構,鼓勵民間資本和社會其他資源用于養老服務,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到養老地產行業里來。
另外,境外資本也在尋求進入國內養老地產市場的途徑。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0余家保險公司、80多家地產開發企業和大量的外資投資企業布局中國養老地產市場,投資總額超過3000億元。

集約化講究生產要素相對集中的規模化經營,以提高效益為最終目標。我國養老地產開發集約化體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我國當前養老主要以居家養老模式為主,但隨著老齡化步伐的加快,對養老地產的需求將會增加,一旦養老需求得到釋放,市場必然出現供不應求現象,需要大規模的養老地產項目,傳統的分散式的居家養老必然導致較高的社會成本,高水準的養老服務將受到追捧,我國養老地產必然走降低社會成本、減少資源浪費的集約化道路。
第二,養老地產開發走復合地產的形式,將養老地產業和其他相關產業進行整合。比如“地產+養老”的社區養老地產模式,以北京太陽城為代表;“養老地產+醫療”的醫養結合開發模式,以恭和苑健康親情社區為代表;“養老地產+旅游”的養老旅游地產開發模式,復合地產形式將養老地產開發與老人的生活需求緊密結合起來,貼近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融入到養老地產的規劃、開發、運營和服務的各個環節中。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sxwood-ks.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做好銜接,這4點一定要做到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